【基本情况】漳县位于定西市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连武山,西邻卓尼,南靠岷县,北与陇西、渭源接壤,地势东高西低,版图呈琵琶型。东汉章帝元年始设县治,因战略地位重要被认为汉王朝的“西陲屏障”,古称障县,唐武后天授二年更名武阳县,明洪武年间,因“漳水潆回润地,宝井便民裕国”而改为漳县至今。全县辖10镇3乡,135村,5个居委会,2017年常住人口19.82万人。总土地面积2165.59平方公里,海拔1640米至3941米,相对高差2301米。年平均气温8.2度,无霜期155天,日照时数2313小时,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
【资源优势】漳县物华天宝,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方面,全县已发现可供工业开采矿种25种,其中岩盐储量3.5亿吨、石灰石80亿立方米、红柱石远景储量约1亿吨。旅游资源方面,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等自然景观,有被誉为“海内之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元墓群等历史文化遗址,有红军长征“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会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林草资源方面,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2.8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7.8%,其中林地面积83万亩、森林面积39万亩,森林覆盖率20.05%,居定西市七县区之首;有可利用天然草场131.2万亩,年产草量54.8万吨,载畜量60.2万个羊单位。中药材及野生蔬菜资源方面,中药材共约440个品种,主要有当归、党参、冬虫夏草、黄(红)芪、柴胡、板兰根等。另有蕨菜、羊肚菌、乌龙头等野生蔬菜质纯味美,餐用极佳。水利资源方面,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条主要河流,河道总长131.5公里,年径流量5.6亿立方米。农业资源方面,全县耕地面积为46.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25科68种,蚕豆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韭菜、黄瓜等精细蔬菜品质极佳,饮誉陇上,2005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8年通过省级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新寺黄瓜、番茄2012年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新石器文化遗迹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有史称“贵清仙境”的贵清山森林公园,,因“日出而为山所蔽”得名遮阳山等AAA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海内之最的汪家坟元墓群,是研究元明历史的珍贵史料;红色旅游有红军长征盐井纪念馆。
【国民经济】201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6.2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4.65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12.77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6亿元,负增长43.9%,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增长4.5%;大口径财政收入2.91亿元,增长5.52%;财政支出14.89亿元,增长7.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80.4元,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91.3元,增长8.7%。
【项目建设】项目效益在压茬推进中稳步提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清单管理靠责任、联审联批促前期、跟踪问效抓进度,努力扭转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势头。集中精力建设,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86个,完成投资27.06亿元。分期分批、步步相连、压茬推进,连续5次集中开工大场沟泥石流灾害治理、三岔至东桥段堤防工程等项目58个,总投资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百年期盼、圆梦今朝,兰渝铁路漳县车站通车运营,结束了漳县不通火车的历史,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渭武高速漳县段加快推进,陇漳高速开工建设。着眼全局谋划,抢抓融入“一带一路”对接南向通道建设重大机遇,按照“全、实、新、大、专”的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和37个重点专项规划,重点围绕“两山一井”“南向通道”“产城融合”,谋划储备漳武高速、贵清山/遮阳山观光索道、钟鼓旗山体育公园等“十三五”后三年计划实施项目378个,总投资684亿元。落实项目前期经费800万元,完成前期编制62项。多措并举招商,突出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成功举办漳县2017招商引资福建长乐专场推介会,积极参加第23届“兰洽会”、第19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节会,总投资2.9亿元的4个新签约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个,总投资99.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城市建设】2017年漳县城市建设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改进工作作风,革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工作。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完善功能、治理漳河、汇聚三游、四通八达”的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1.2%。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完成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并通过批复。东晖南路完成路基施工,铺设滨河路人行道1.5公里。维修红沟污水管网3公里,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由39.2%提高到60%。埋设改造供热二级管网1.3公里。实施房地产项目6个,完成房地产去库存7.1万平方米。村镇建设深入推进,完成三岔镇总体规划和大草滩镇、殪虎桥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多规合一”建设规划编制。2017年改造D级危房1321户,争取到各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共2461.5万元。从提高建筑质量入手,严把建设程序,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认真指导监督全县建筑活动,质量安全监督备案率达到100%。实施了东二南路道路、益茂苑11#楼、益茂苑酒店等城镇建设项目9个,完成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争取到位各类项目建设资金、专项资金20647.6万元。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积极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行动,加大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力度,探索推行科学管理模式,重点对城区街道、乡镇村社、景区景点、河道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城乡环境面貌有效改善。
【农业生产】围绕打造新寺、武阳两个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成日光温室、塑料大棚1.5万座1.1万亩,武阳韭菜集散市场、新寺蔬菜批发市场建成投入使用,认证无公害蔬菜2个、绿色食品甘蓝、西兰花、番茄、黄瓜等7个,蔬菜持续均衡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累计建成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130个,新建日光温室达3240亩、塑料大棚8760亩,农机总动力达到21.7万千瓦,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万吨以上。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个、规范提升21个,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全县现有果园面积1.2万亩,果品年产量达4916吨以上。围绕美丽漳县建设,立足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0.8%,绿色成为漳县主色调。建成县城至佛梁隧道6公里生态长廊,形成乔灌花草多层次搭配、花园小品点线面结合的林业生态景观带,展现了漳县生态旅游大县形象。建成花卉特色突出、苗木品种优良的贵清山植物园景观基地600亩,多树种、多色彩绿化贵清峡二级旅游公路,高质量、高品位提升贵清峡面山绿化5000亩,形成了园林、村庄、面山、道路相互映衬,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旅游休闲景观区。大力发展以特色经济林果为主的绿色富民产业,实现了生态建设由单纯的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转变,累计种植优质核桃5万亩,打造油用牡丹基地5100亩。保护发展沙棘林30万亩,荣获“中国沙棘之乡”荣誉称号。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完成面山绿化及改造提升3.5万亩、工程造林10万亩、绿色廊道126公里。
坚持以草促畜、草畜联动,养殖方式由散户放养向设施养殖逐步转变。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5365万元,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5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106个、规模养殖户2658户,牛羊存栏量达17.8万头,漳县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休闲渔业及中华蜜蜂、蕨麻猪、放养鸡等特色养殖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撑。
【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投入更多心思和力量,精细精微开展“绣花”式扶贫,预计1837户851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7%。脱贫基础巩固提升,动态调整贫困人口,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分两批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91亿元,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水电路房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户率、饮水安全率分别达到96%和100%,建设改造农村电网30公里,硬化农村道路217.3公里、其中通自然村道路141公里,改造农村C、D级危房1594户,D级危房全面消除,行政村有线宽带覆盖率达到100%。政策措施精准落实,紧盯“七个一批”,投入资金730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23个,发展贫困村产业合作组织25个。积极培育多元富民产业,劳务、种养、旅游、电子商务等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完成劳动力精准培训5187人,输转5.26万人,创劳务收入10.25亿元;投入资金8730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07户1460人;355名贫困群众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落实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优惠政策资金2000万元,惠及贫困学生2.59万人次;严格执行贫困群众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倾斜政策,累计为3998名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819.7万元;提供持续性政策脱贫保障,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1.39亿元。县财政补贴71.8万元,为1.68万名“两保一孤”人员办理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保险。帮扶力量融合优化,聚焦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68名。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福州长乐区帮扶580万元建设县一中体育艺术楼,长乐区3个乡镇(街道)与我县贵清山镇、石川镇、东泉乡签订结对协议,20家企业出资600万元对口帮扶20个贫困村,436名高校毕业生和贫困群众在福州市实现就业。
【环境保护】人民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日均值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之内。城镇、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分别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之内。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平方公里、梯田建设8.5万亩、耕地复垦692.1公顷,新修堤防80公里。全力开展节能减排,全县GDP综合能耗下降4.3%。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河道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社会事业】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8.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校舍面积达到36.6万平方米。县一中、县二中、职业中专等7所学校完成整体搬迁,新改扩建幼儿园37所。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攻坚年和提升年活动,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设立并规范运行教育人才发展基金。2017年教育工作水平大幅提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高考文化课二本上线366人,上线率28.2%,当年高考录取人数达到1431人。发放城乡班主任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674万元,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各类资金2705万元。基础设施上台阶,投入资金6.35亿元,实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重建项目179个,建成通乡油路110公里,硬化农村公路534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解决了18.8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投入资金1.13亿元,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产业恢复、生态环境等项目61个,恢复田间道路64公里,重建城乡市场5个。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办理率100%、办结率79.2%;办理政协委员提案51件,办复率100%、办结率80%。严格遵守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建成政务服务网,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扶贫清单上网发布。取消审批事项58项,新承接省市下放项目41项。设立县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成立县政府金融办和不动产登记局。漳县党政网改版升级,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5.6万件、电子民生平台事项5248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三公经费”压减12%。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265项,盘活政府存量资金8900万元。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全国科技进步县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 59项科技创新获国家专利授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建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县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和地质博物馆,县博物馆实现整体搬迁,县文化馆完成主体工程,市县数字广播电视农村覆盖网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乡村百姓舞台实现全覆盖。66个文化广电、基层政权、就业保障、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项目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全县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健全,成为最漂亮、最牢固、群众最满意的民生工程。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事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多渠道筹资4460万元,完成县医院改扩建和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整体搬迁,建成县卫生监督所、120急救中心。全面实行大病保险、分级诊疗和支付方式改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补偿农民156100人次7317.17万元,比上年增长3.6%。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全面二孩”政策稳妥实施,成功创建全国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亮点纷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开展,入户访视有效提升,成功创建全国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县,人口自增率9.21‰。
【科技教育】近年来,漳县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市“双十”行动计划和中医药、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草食畜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为重点,以全面实施“五县战略”,培育壮大“六大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漳县为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思路,以开展“两学一做”为抓手,以科技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突破口,以搭建科技创新为平台,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依托,以科技与经济融合为主线,全县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年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考核,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县行列,全县13个乡镇专门确定了1名科技副乡(镇)长负责科技工作。“十三五”期间,共组织申报党参黄芪穿串机中试与应用、漳县油用牡丹产业化科技惠民示范推广、漳县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农业科技示范村(基地)建设、数控电加热油料供应系统研发、漳县精准扶贫科技培训、漳县野生黄精人工驯化与示范、省级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以奖代补等省级科技项目9项,批复立项5项,争取各类科技经费210万元。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82名,分别到全县13各乡镇、68个贫困村、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服务,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68个。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培训、创业项目2个。经自查评估,目前保留盐化工、油用紫斑牡丹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共申请各类专利92件,已获国家专利授权13件。
漳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8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专1所、独立初中6所、九年制学校8所、完小50所、教学点56个、幼儿园55所。共有学生36025人,其中普通高中4208人、职专935人、初中7510人、小学14297人(其中包括教学点小学部学生人数)、幼儿园和学前班9075人。共有教职工2597人,公办教师2413人,其中普通高中333人、职专98人、初中和小学共1679人、幼儿园303人。全县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06276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2746.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0693平方米。
【人民生活】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0.4元,比上年增加1706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9元,比上年增长781元,增长9.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1.3元,增加519.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095元,比上年增加310元,增长,4.6%。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4420元,比上年增加1456元,增长2.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4605元,比上年增加528元。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综合巩固率达到95%,累计发放农村五保、城乡低保金1.0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500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均提高到10%。多方开辟社会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3498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进展顺利。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民族政策全面落实,宗教活动安全有序。深入推进“平安漳县”建设,实现城区主街道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防灾减灾、妇女儿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社会慈善等事业都有了新发展,工会、物价、气象、粮食、档案、供销、消防、外事侨务、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都有了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