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12镇7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12万,其中农业人口36.24万。全境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43万亩,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1526毫米,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安定全貌
安定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0、312国道,兰定、平定、天定高速公路和宝兰客运专线、兰渝铁路穿境而过,是“兰白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辐射区,随着“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的深入实施,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平(凉)定(西)、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定西十八里铺互通立交
二、资源优势
宁远梯田
安定区矿产资源匮乏,水资源稀缺,但土地资源丰富,总耕地面积达243万亩,是全省马铃薯、玉米、胡麻、豆类等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区内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热相对充足期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2001年,安定区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 “中国马铃薯之乡”,2012年,“定西马铃薯”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定西马铃薯”已成为安定享誉全国的一张重要名片。安定区雨热同期、多晴少雨,昼夜温差较大且土壤为弱碱性,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区和西北地区牧草的最佳种植区,所产牧草具有绿色无污染、糖分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中国马业协会高端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试验示范基地、陇中优质牧草的核心产区。安定区光能资源丰富,适合于甘蓝、大白菜、西葫芦和芹菜等冷凉型蔬菜生产,是全省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获农业部绿色A级蔬菜认证12个,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锐”“内官”等蔬菜产品商标。2006年高原夏菜通过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成为无公害蔬菜的特色优势品牌。
三、国民经济
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0.08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7亿元,同比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2.74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44.27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3:28.4:55.3。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86亿元,同比下降0.3%;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3亿元,同比下降2.4%;全年公共预算支出35.17亿元,同比增长10.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04亿元,同比下降4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64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7.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524.3元和7122.9元,增长8.3%和9.1%。
四、脱贫攻坚
作为全国贫困地区的代表,安定过去曾因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感叹而闻名于世。长期以来,安定区以“三西”建设为标志的中国扶贫开发序幕从这里拉开并取得丰硕成果而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关注,先后有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莅临我区视察工作,帮助寻找治穷致富之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奔小康这一目标,坚持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区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逐步拓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7年底,全区剩余贫困人口4.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82年的70%下降到12.16%。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筹资4.68亿元,围绕水、电、路、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推进10481户供水入户、7422户危房改造和193公里农网升级工程,需求农户自来水“应通尽通”,农村D级危房和动力电“应改尽改”;以“打断头、构联网、促循环”为重点,在全市率先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筹资2.3亿元,硬化自然村道路400公里。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坚持“农户集中搬迁、基础集中配套、产业集中布局”,高标准实施“两个一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455套安置房主体全部完工;以“种植有棚、养殖有圈、经商有铺、务工有厂”为目标,放大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资金带动作用,推行“注资入企、折股到村、主体经营、农户分红”模式,规划建设9个搬迁经济产业园,积极探索“一园生多金”产业劳动模式,走“土地流转保底、劳务输转增收、折股量化分红、农机服务托管、合作联合经营、农户企业共赢”的搬迁经济新路子。
巉口镇康家庄和内官营镇陡寨村易地搬迁点
金融资金支撑方面:落实小额信贷、互助资金、中和农信等扶贫贷款7.2亿元,培育到村到户增收产业,基本实现贫困村“四个一”、脱贫户“四个有”目标;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080万元,行政村互助金协会实现全覆盖。截止2017年底,共发放互助资金贷款7285户17157.23万元。围绕因学、因病、因灾等致贫返贫问题,为2.0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发放助学金和助学贷款4271万元,提高住院报销比例、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和民政临时救助等政策惠及贫困群众1万多人次,2.3万名一二类低保对象和2077名特困供养人员通过“两线合一”实现政策兜底。
富民产业培育方面:以马铃薯、草牧、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多元产业,探索完善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84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2.38万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产业增效、主体发展和农户增收。
能力素质提升方面:坚持区级集中培训和乡镇分级培训相结合,采取“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方式,对1万多名农村劳动力进行种养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当年脱贫户实现“全覆盖”,全年输转劳动力10.3万人,预计创劳务收入20.1亿元。
五、现代农业
安定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草牧、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马铃薯产业: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的目标定位,着力在稳定种植面积、做强种薯产业、开发主食产品、做大精深加工、健全市场体系上下功夫,不断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脱毒种薯扩繁上,依托爱兰、凯凯、百泉、农夫薯园和马铃薯研究所等种薯企业,继续实施“微型薯补贴入户”和“户均一亩种子田”工程,以“脱毒种薯全覆盖”为目标,统一调运原种6669.8吨、补贴发放微型薯2035.2万粒,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万亩、一级种扩繁基地15.5万亩。标准化种植上,与88家新型经营主体协作建立核心示范区36个19.24万亩,带动全区完成黑膜覆盖为主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86.88万亩,重点在内官、香泉等8个乡镇13个村建立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暨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基地1.13万亩。精深加工上,加强与蓝天、巨鹏、薯香园等龙头加工企业的对接联系,建成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11家,精淀粉及其制品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54.11万吨,马铃薯加工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特别是在主食化系列产品开发方面,已研究开发大众主食产品、休闲主食产品、地域特色主食产品和功能性主食产品四大类30多种,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1.25万吨,有效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马铃薯加工生产线
草牧产业:围绕打造“中国西部牧草之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立草为业、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并举、循环发展”的总体思路,走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草畜一体化循环发展的路子。2017年,全区共种植优质饲草料作物58.5万亩,建立500亩以上的牧草种植片带18个,1000亩种子繁育基地1个;新建牧草收储配送点4个,全区累计达到10个,对区内8条草品生产线和123个牧草初加工点进行了改造提升,年内共加工各类饲草100.6万吨,调制青贮微贮饲草71.2万吨;共销售各类草产品60.6万吨,其中外销43万吨;成功注册了“西部牧草之都”和“西部牧草”两个草品商标,认证优质有机紫花苜蓿6万亩。2017年,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363.8万头只,出栏172.8万头只;草牧业总产值达到32.31亿元,草牧业增加值7.4亿元,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达2350元。
牧草种植、加工生产基地
蔬菜产业:围绕“传统优势区提升档次、新增灌溉区扩大规模、旱川浅山区延伸配套”的思路,加大优质蔬菜品种选育引进和推广种植力度,推广高档化、精细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健全水、川、山地结合,高、中、低档搭配的蔬菜产业化发展体系。新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1100座,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200亩,发展设施蔬菜3270亩,在引洮灌溉区建立标准化基地5.5万亩,发展旱地蔬菜3.2万亩,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达到15.2万亩、总产达90多万吨;积极对接上海江桥、广州江南、福建泉州等大型专业市场,蔬菜价格保持稳定,产值达到12.5亿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引导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规范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种植大户2305户、家庭农场258家、合作社1690个,农户入社率达到73%。以土地流转方式进行规模种植和养殖的农业企业共32家,以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定西蓝天淀粉有限公司、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等为代表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我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力军,有力助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围绕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有拖拉机25100台,各类配套农机具39546台(部),农机总动力达37.48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9.1%;农机具制造加工企业2家,经销企业15家,维修网点115个,农机从业人员6.5万人;指导成立了农机协会,先后培训各类农机人员3.68万人次。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6家,组建农机服务队165个。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883万元,农机服务组织补贴资金1864万元。建成了占地82352平方米、库房22053平方米以上,集统一管理、服务、维修、培训为一体的农机服务阵地。
六、工业经济
安定区充分发挥定西经济开发区安定工业园巉北片和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精深加工区的平台作用,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等产业集群,促进工业规模化、集群化、集团化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21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户。2017年,53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69.91亿元,同比增长6.04%;完成增加值11.64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5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税收1.14亿元。
定西高强度螺钉有限公司新城区生产车间
七、商贸物流
近年来,安定区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和陇中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的目标定位,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重点实施了军民融合(西北)应急物流基地项目、中国(定西)西部汽车城及功能配套建设项目、定西金帆国际公铁联运港、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等项目,不断加快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同时以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园区”的发展思路,组建了定西电子商务创业园,入驻20家电商企业和13家第三方服务企业,提供网店策划、美工、摄影、推广、IT外包等服务。全区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600余家,交易额8700余万元。同时,引进建设了定西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现了“农产品出远门,消费品进家门”的目标。目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区级运营中心及“菜鸟物流”分拨中心和47个村级服务点运营良好,2017年,累计成交金额2800多万元。
八、项目建设
安定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培植财源、优化结构、改善民生的强大引擎和重要载体,严格落实重点项目三级领导责任制,狠抓项目争取和开工建设,谋划争取实施了一批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2017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489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亿元以上项目65个。截至12月底,150个项目开(复)工140个,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56个续建项目复工54个、完成投资60亿元,94个新建项目开工86个、完成投资35亿元。市列重点项目有16个,总投资16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8.2亿元,截至2017年12月底,开(复)工16个,完成投资19亿元。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模式,目前全区共储备PPP项目35个,涉及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农村产业发展,总投资234亿元。
九、城镇建管
安定区按照“拓展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产居”的理念,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构建环境友好、高效便民、区域协调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定西湖
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实施“11路4桥9场”为重点的城市基础工程,中华路南段、教育西路、东河通道建设进展良好,天定高速定西北出口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思源实验学校桥投入使用,安定广场基础工程和南川智能停车场基本建成。规划建设城市公厕、综合执法室及环卫工人休息室,城区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城区道路维修、垃圾收运系统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了中华路北段、交通路南段、滨河东路等3条城区道路的新栽绿化和新城区生态园、关川河景观园、人工湖“两园一湖”及薯都大道、新城大道、中华路、定临路“两道两路”的提升改造,同步实施了其他城市主次干道和公园广场的补植补造工作。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0.5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0.4亿元,完成投资0.39亿元。内官营镇、葛家岔镇、杏园乡等6个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建设任务。
关川河全景
城市管理方面:按照城镇建管的要求和城市网格化管理职责划分,通过实施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工程和城区集中供热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投入资金380万元,实施了欧康小区、兴隆苑、润银家园、定运小区、人社局家属院、面粉厂家属院等6个小区的维修改造工程;完成22.2公里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建成21个换热站并启动运行;B区热源厂4台80蒸吨锅炉和C区热源厂2台40蒸吨锅炉全部正常运行,D区南川热源厂(二期)设计新安装3台80蒸吨高效煤粉锅炉,已完成1台80蒸吨锅炉主体工程建设。城区166台燃煤锅炉中已完成淘汰改造61台,其中淘汰49台,提标改造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12台。
十、环境保护
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紧紧围绕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全区通过实施坡耕地治理、土地整理等项目,新修梯田8670亩,完成造林绿化4.42万余亩、公路林带绿化45.6公里,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6.4平方公里。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压煤”、“降尘”、减排”、“净烟”行动,对各类施工扬尘源实行“一票停工制”,启动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财政补贴审核发放工作,下大力气治理工业废气污染,同时加大城区周边和重点乡镇垃圾、秸秆、农膜、杂草禁烧监管力度。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落实了“河长制”及“河道警长制”,进一步加强辖区河道污染综合治理;市区两级财政各筹资1000万元,实施了定西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启动实施马铃薯淀粉加工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有效解决淀粉加工企业治污问题。全面启动实施了“全域无垃圾”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共动用装载机、挖掘机、清运车等大型机械设备1300辆次,累计出动3.3万人次,清运各类垃圾1.48万吨,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关川河项目区花岔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十一、民生保障
教育方面:安定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路子,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97所,教职工5491人,在校学生6.36万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教学场所达标比例达到89%以上,教学用计算机4374台,小学、初中生机比分别为12:1和10:1。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高考,文化课应届生一本上线率18%、二本上线率30.9%;艺体应届生一本上线率15.4%、二本上线率35.2%;中职学校“三校生”本科上线26人,位列全市第一。目前,全区小学、初中、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了100%、100%、94%,小学初中无辍学,初等教育完成率99.99%,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普高升学率66%。
科技方面。全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69名,其中高级职称658人,中级职称2957人,初级职称4354人,有省级领军人才1名,市级领军人才3名,区级领军人才12名,市管拔尖人才22名,区管拔尖人才70名。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立农机制造、马铃薯淀粉精深加工、生物质涂料新工艺等科研成果转化基地12个。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建成4个省级众创空间,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2017年,全区共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325万元。全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向全区135个贫困村分别选派了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选派51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32家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就业方面。坚持“民生为本、保障为基、人才为先”的工作主线,突出城乡就业、劳务经济、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五项重点。截至2017年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1%。全面开展以农村贫困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共开展集中培训32期3600人。落实新增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300人。为600多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00多万元。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05亿元。2017年共登记返乡创业人员2615人,创办、领办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2615家,创造就业岗位13250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8500人,带动脱贫6870人。
医疗卫生方面。有序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实施分级诊疗,进一步提升新农合保障能力。全区现有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390所,区乡两级现有卫生人员1485人,乡村医生342人,医疗卫生队伍结构渐趋合理。2017年初全面完成了市二院、市中医院、区妇幼保健站和区二院搬迁任务。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新农合区内就诊率为85.61%。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将全国健康扶贫管理系统中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与签约医生一一对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签约107719人(7462人外出),签约率100%。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提高报销比例政策,全区新农合因病致贫住院患者实际报销金额3674.6万元,总费用4371.9万元,实际报销比例为84.05%。
社会保障方面。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办实施和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征缴11537.8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8118.7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594万元,失业保险征缴348万元,工伤保险征缴269.48万元,生育保险征缴28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98%。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2017年共实施医疗救助1673人,发放救助资金822.39万元。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提标工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3500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200元和5130元。